畢業公演編劇組反思

Alice 的沉痛自白
(4 月 8 日彩排演出)

第 11 屆應英系畢業公演結束至今已經超過一個月,下一屆的學弟妹也已經著手進行明年公演的籌備了。活動前中後雖然衝突不斷,但至少也是順利的把節目完整呈現。

只可惜,檢討會這件事情被忽略了,只剩下老師們茶餘飯後與學生閒聊的回溯與探討。身為編劇組一員的我,雖然稱不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但我覺得我有權利,也有義務檢討編劇組的過失與不足。

就如同歷屆畢業公演一樣,工作團隊會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前夕,約莫是畢業公演結束後的六月份,開始選各組組員,並且投票票選劇本。其中,總召與導演等重要幹部會優先選出來,之後再慢慢遴選中階幹部(例如:各組組長),而編劇組因為構造比較特殊,且劇本為一切源頭,一直拖到九月初才決定出組長人選。

編劇組組長一職原本是交給 Henry 擔任,但開學後導演則責成原定的副組長 Cece 接任組長,副組長一職則由 Ejay 轉任,構成現今的組織架構。

劇本投票結果
(投票區間:7 月 6 日至 7 月 20 日)

暑假前夕,由導演 Leo 跟幾位外籍老師接洽,選出了幾部經典的電影與電視劇,議題包含同性戀家庭等,另外由學生們自行提出幾部作品,例如《童話小鎮》(Once upon a Time)與《魔境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在暑假期間投票由《魔境夢遊》勝出,本以為能夠順利演出這場瘋狂的劇目,但在外籍老師的插手下,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其原作《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作為劇本架構。

在創作初期,外籍老師們雖然給了很多建議,但過度插手協助的結果,導致我們的劇本幾乎是受制於老師之下。而且由於是「全原創」的故事,無根據可循,以至於劇本的完成度一直很低,一直拖到了五月底演出前一天,都還在修改劇本,遑論劇情會有多好看、多吸引人了。

外籍老師們當初提供的架構是,將故事圍繞在臺灣的教育議題上,要我們講述 Alice 在大學生活中會遇到的難題,讓我們以此架構自由發揮,並且參考原作發展劇本,難度自然提升很多,再加上組員們配合度不高,到最後都只剩下正副組長在修改劇本,若不是導演們給予很大的彈性,可能就無法如期、完美的把劇本寫出來了!

其實一直沒有人負責創作整部公演的主視覺海報,連 logo 也都只有幾個組員在發揮創意自行想像。
Courtesy: J. Huang Li

以下將以三個版面,分別針對角色特性劇本完整度以及字幕翻譯三個原則進行分析與建議。

(照片由 J. Huang Li 與 Robin Lee 授權使用)

對「畢業公演編劇組反思」的一則回應

    1. 呵呵,不客氣。
      不過我的取材角度有點主觀,部分內容沒有完全符合現實喔!
      建議選擇幾個重要部份看就好了!
      :]

發表留言